跨领域的艺术探索| “大工匠带小工匠” 2023年肇庆市玉器雕刻技艺高级工匠培训班总结
2023年肇庆市玉器雕刻技艺高级工匠培训班于11月28日正式开班,为期五天。本次培训吸引了众多学员报名,实际报名人数已超出预期。培训模式采取了“大工匠带小工匠”的方式,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提升玉器雕刻从业人员的技艺水平,并拓宽视野。让学员们能接触到更多跨领域的工艺美术知识。培训师资汇聚了行业内的优秀力量,确保师资顶尖、传承有序,通过共建共促的方式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区域经济需要的工匠人才。
跨领域的艺术探索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在雕刻创作中以其独特的“书法融汇”雕刻艺术风格为主题,巧妙地融入了书法、绘画、历史传记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雕刻艺术风格。他用生动的例子和精美的雕刻作品,引导我们深入理解书法与雕刻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中庆为我们带来《雕刻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李大师不仅是广东省十大南粤工匠,更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在雕刻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在讲座中,李大师从潮州木雕的结构、造型、设计、透视等方面出发,详细讲解了“东潮木雕艺术流派”的来源,深入剖析了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两者之间的创新之处,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雕刻技艺的奥妙。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莫伟坤主讲的《端砚创作技艺》课程,以简洁明了、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了端砚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莫大师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端砚的石品特性进行因材施艺,使每一个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故事和内涵。在他精湛的创作过程中,使我们领略到了端砚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刚教授采取“理论+实操”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篆刻艺术课程。李刚教授介绍了篆刻雕刻所需的各类工具,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还就整体设计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员们如何在印章的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上提升个人的设计水准。通过现场演示和案例分析,我们得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篆刻艺术的细节和精髓。
跨地域的艺术探索
***************
在本次培训班中,我们前往汕头市工艺美术协会,开启了一次跨地域的艺术探索之旅。在此次研学中,领略到了不同风格的工艺美术品类,每一类都展现出独特的美学理念和精湛技艺。
胡少平是汕头市首届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第二届广东省建筑名匠、胡氏古建筑大木作技艺门派第三代家族传承人。深耕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已有30余年的他,多次参与修缮过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古建筑作品遍布省内外各地甚至海外。2019年永兴里潮汕古建筑民艺馆荣获中国营建工程金奖。建筑整体内饰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石雕、木雕、嵌瓷、彩绘等潮汕建筑特色技艺精雕细刻。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传生,以其独特的汕头剪纸技艺闻名。他的作品以剪刻和阴阳剪相结合,融合了东西方美学观念,兼收并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更令人敬佩的是,陈传生大师将剪纸元素融入地标设计中。例如,他在潮汕国际机场地标《SWA》和汕头火车站地标《盛放》中运用了剪纸元素,使得这些地标更加具有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洪裕静,市级项目-珠绣、潮绣非遗传承人。她出身于刺绣世家。洪大师的作品在保留传统刺绣题材和技法的基础上,同时,还独具匠心地融入了国画、抽纱及书法等元素,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王芝文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所获得的众多荣誉背后,代表着他在艺术道路上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是中国陶瓷微书第一人,二十多年来,凭借超乎寻常的定力和锲而不舍的创作毅力,以肉眼裸视在瓷器上创作出针头大小的微书,这是他精湛技艺的集中体现。
在经过一系列细致且富有深度的研学课程后,我们圆满结束这次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对卓越品质的持续追求。这种追求激发我们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以严谨、稳重、理性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