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6
本标准规定了端砚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识编码、鉴定评价技术...
端砚 duan 产自广东省肇庆市现辖行政区域端州区、高要区、鼎湖区境内的砚石材料...
照砚坑名称每个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顺序编码...
要求造型美观大方,砚堂与图饰布局合理适用...
在200lx~400lx的光照度条件下,必要时辅以高强度光纤灯照射,肉眼或者结合放大镜,观察样品...
对端砚进行理化指标检验需由具备的能力由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对通过鉴定评价的端砚,出具《中国端砚鉴定证书》,证书中至少应具有以下内容:
发布时间:2021-03-25
开料、围璞 、雕刻 。。。
绿端是一种绿颜色的端砚石,在北岭、斧柯山、沙浦镇均有分布,没有专门的砚坑名称。
斧柯东是对斧柯山东麓的多个砚坑的统称(其中个别砚坑有自己的名称,如古塔岩、桃溪坑),也 在沙浦镇行政区域内。
梅花坑有二:一个位于沙浦镇典水村附近,称“典水梅花坑”,一个位于北岭,称“北岭梅花坑”。
位于西江羚羊峡北岸羚山山腰,旁边有一条山涧瀑布,远望如一条白线,因此人们称此山岩为“白 线岩”。
发布时间:2021-03-24
冚罗蕉,或作“坎罗蕉”,又名“打木棉蕉”,与朝天岩处于同一山腰上。
开坑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位于宣德岩附近。坑洞不深,洞口较大,朝天敞开,因此得名。
据《高要县志》记载,此坑开采于明朝宣德六年(1431),由官府主持,当时曾在洞口崖壁刻下开 坑记,故命名曰宣德岩。
宋坑的命名有些特殊,不是某一砚坑的专称,而是对出产通体紫红色砚石的所有砚坑的统称。
麻子坑开发于清代乾隆年间,据说是高要县一位姓陈的麻子发现,故而得名。
坑仔岩又名“康仔岩”,始开于北宋时期。
老坑在历史上又称水岩、水坑、下岩,早在唐代就已开坑。
石皮是指砚石自然裂面上被铁质、钙质等浸染成红、黄、褐等颜色的一层薄膜。古代制作砚台,石 皮被视为石疵,往往加以铲除。
版权所有: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电话: 0758-2226221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一路东禺村口东禺开发区6号二楼 粤ICP备2021078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