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关于广宁县广绿玉的调研报告

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关于广宁县广绿玉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广绿玉,又称广东绿,产自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独特的石质、丰富的色彩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其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石”之一,同时也是“石中瑰宝”。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广绿玉的特点、产地环境、历史渊源、开采现状以及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广绿玉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广绿玉的特点

广绿玉是一种蚀变绢云母岩质玉石,以墨绿色为主,质地细腻如玉,结构致密块状,密度在2.73.2/立方厘米之间,摩氏硬度为2.54.8,折光率为1.541.65。其色彩绚丽,纹理变化多样,已发现的广绿玉系谱拥有“绿、蓝、黄、红、黑、白、灰、紫、褐”九个色系,多达70余个品种。按颜色特征分,主要品种有黄绿、白绿、碧绿、墨绿、金星绿、翡翠绿等,其中碧海云天、金星绿、墨绿、碧绿等较为名贵。

三、产地环境

广绿玉的玉石矿床位于广东省广宁县城南西部五指山顶,距离广宁县城约27千米。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历经多期构造变质岩浆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环境。广宁县是中国广绿玉矿源的唯一产地,这使得广绿玉更具珍稀性。

四、历史渊源

广绿玉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当时它已被制成向朝廷进贡的贡品。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版的《广宁县志》中,对广绿玉的历史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在清朝时期,广宁木格镇的石台、芙洞等村民就用本地出产的广绿玉刻制印章谋生,民国时期全镇有300多人从事开采广绿玉和刻制图章行业。日本侵华时期,五指山之南曾有老硐开采,用以制作图章和工艺美术品,引起了中外的密切关注。

五、开采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广绿玉认识的提升,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凸现出来。广宁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做大做强广绿玉产业、宣传推广广绿玉文化的战略思路。然而,广绿玉的开采并不容易,矿脉储量虽大,但开采难度较大,且开采过程中容易破坏山体环境。目前,广宁县在开采瓷土的过程中,结合开采绿玉石,采用大型推土机、钩机等现代工具进行开采,使得开采出来的玉石比较完整、大件。

六、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广绿玉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珍稀性和独特性上。随着外界的宣传和人们对广绿玉认识的提升,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目前,较名贵的金星绿、翡翠绿、碧海云天等几公斤重的绿玉石可卖到几万元不等。同时,广绿玉也是工艺美术品的优质材料,通过工艺雕刻师的巧色雕刻和因石施艺的艺术创作,可以制作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广绿玉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广宁县的重要文化遗产。广绿玉以其独特的石质和丰富的色彩,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关注。许多广绿玉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种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得了金奖、银奖、铜奖和创意大奖,被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七、结论与建议    

广绿玉作为中国五大名石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广绿玉资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广绿玉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山体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广绿玉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广绿玉的研究和开发,探索其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工艺技术,推动广绿玉产业的发展。建立广绿玉文化产业园或博物馆,展示广绿玉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收藏家前来参观和交流。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广绿玉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广绿玉一定能够成为广宁县乃至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版权所有: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电话: 0758-2226221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一路东禺村口东禺开发区6号二楼 粤ICP备2021078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