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著名砚坑——“老坑”
老坑
老坑在历史上又称水岩、水坑、下岩,早在唐代就已开坑。位于西江南岸斧柯山西麓山脚临近西江 之处。老坑以所产砚石质地极其优良而名列众砚坑之首,其特征是石材底色呈紫蓝色或灰蓝色,石质致 密,细腻滋润。老坑砚石在实用中“发墨而不损毫”,效果极佳,而且石品花纹丰富多彩,颇富观赏效 果。老坑中的优质砚石,只有大约40cm~60cm厚度的矿脉,砚工称为“石肉”。其上层为顶板,下层为 底板,含有较多杂质。但由于老坑砚材十分珍稀,为了充分利用石肉,所以在有些砚台中,顶板、底板 也被利用进来,主要用于辅助石肉部位以构成砚台形体饱满,一般安排在砚堂周边。
鱼脑冻、胭脂晕、金银线
胭脂晕、青花、金银线
金银线、胭脂火捺,有明显界限的上层即是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