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百科

端砚工艺流程

1 开料  砚石开采下来是不规则的形状,要去掉表面才能分辨石质的好坏。或者石料体积较大,也需锯开。 这个程序叫开料。以前开料是人工操作,现在大多采用电动机械。  


2 围璞  围璞又称围料、整璞,是根据石料的形状,设计砚台的形制和尺寸。围璞时,首先是“凿大坯”, 用铁锤敲击尖凿,凿去石璞大面积的边角料和废石。其次是“搜石”,用水泼在石料上,看清砚石的纹 理走向和预测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用凿子将有瑕疵、烂石的外层去掉,留下“石肉”。围璞的关键 要“按石出形”,砚工根据石璞的形状,用毛笔描画出大致的砚形,把砚石中石质最好和石品花纹最丰 富的地方留作砚堂,并要凿平展现出来。  


3 设计  在留出砚堂的基础上,便是根据砚堂的位置、形态、石品花纹来构思设计图案,同时还要兼顾砚堂 周围的石材情况,如凹凸状态、石皮、翡翠纹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构思设计。这是体现 作者艺术匠心,赋予砚台文化内涵的重要步骤。  


4 雕刻  雕刻是对设计方案的具体落实,也是体现砚工技艺水平的关键。端砚雕刻常用的刀法有:斜刀和企 刀。两种刀法结合运用,一企一斜就可以分出高低和阴线、阳线。就砚雕图案的表现形式而言,有线刻 (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和镂空雕,偶尔也有立体雕。不论何种形式,均要求下刀干净利落,图案线 条流畅,形象生动。  


5 打磨  砚台雕刻完成后,还需要打磨,使砚台更加滑润,手感更好。打磨时,用粗细不等的天然滑石蘸水 带砂打磨。先用粗滑石磨去凿口、刀痕,再用细滑石反复磨滑砚台的各个部位,最后还要用本砚碎石蘸 水细磨,打磨越细滑越好,直至把极其细微的磨痕都磨去,使砚台手感光滑为止。(现在的打磨工序也 采用各型号的砂布)  


6 配盒  端砚是珍贵的文房用品,应配制砚盒。砚盒的材质有木盒、漆盒、锦盒、石盒、金属盒等。现在使 用的主要是木盒、锦盒两种。一般而言,木盒用于比较贵重的砚台,其木材也分等级,有紫檀、花梨、 鸡翅木、金丝楠木,以及一般的杂木。锦盒是用化纤锦缎和胶合板作盒身,泡沫塑料作内垫制成。不管 任何材质的砚盒,均要求与砚台本身形状与大小相吻合,置砚于其中既不晃动,又方便取用。  


7 上蜡与退蜡  上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砚石的滋润性,以及观赏时有“浸水观之”的效果,能使砚石的花纹显现。 具体做法是先将砚台加热,然后用石蜡均匀涂在上面。对于实用砚,不用上蜡。如果已经上蜡,实用前 需要将砚堂的蜡退去,以便研墨。退蜡的方法,可用杉木炭研磨成粉末,然后用禾草捆扎成圆扫沾上水 和炭末在砚堂慢慢打磨,几分钟就会把蜡渍退去。一般雕花之处和砚台侧面不应退蜡。对于欣赏砚,则 不应退蜡。

版权所有: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电话: 0758-2226221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一路东禺村口东禺开发区6号二楼 粤ICP备2021078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