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文化进展与人才培育
谈古玉器店 王铭星
【摘要】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都推崇备至,由于玉器的起源,可追溯到1000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因此玉器有着万年的历史。玉石的文化,是玉雕作品予以无限增值的灵魂,也是玉雕作品的内涵所在。中国玉文化里,玉雕艺术就是载体。要提升玉器行业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玉雕师傅在技艺创作上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也是玉雕作品立足于玉器行业,趋向于艺术品的根本。
【关键词】玉雕 玉文化 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玉备受珍爱,“爱玉之邦,崇玉之国”,剑穗佩玉、殉葬要用玉石,发冠上佩玉。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发出“玉有五德:智、勇、仁、义、洁”的感慨。
玉石的文化,是玉雕作品予以无限增值的灵魂,也是玉雕作品的内涵所在。中国玉文化里,玉雕艺术就是载体。因玉石价值不菲,玉雕作品的文化内涵就更显弥足珍贵。玉雕设计历程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中华玉雕文化更是与中华同存同在。从各个历史时期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玉雕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而玉雕文化在题材和主题的形式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前以单一的使用为目的,到现在综合性的发展者之间的转换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光。古代玉雕常用为礼器,葬器和日常生活等。但是在当今时代,玉雕不仅仅有使用价值,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本人就多年来的的玉雕创作经验出发,浅如何提升玉雕作品的文化价值以及提升文化和技艺修养的必经之路。
玉雕,指通过运用扎实的工艺手法来雕刻天然玉石,并且,在整个雕刻的过程中对玉石进行构思设计,在雕刻过程中,将天然玉石从一块普通的玉石雕刻成具有一定价值的玉雕作品。玉雕作品具有欣赏和收藏等价值,成品我们将其称之为艺术作品。玉雕师在进行设计和具体雕刻的过程中,他的设计理念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玉雕作品的价值和欣赏力。因此身为一名玉雕师,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必须多读书、多思考,多创作,积累灵感,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走自己的路,不去做复制品。虽然在创作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和开始构思的时候不一样的,为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自然性,要及时作出调整。当下的玉雕市场到处充斥着大致相同质化的玉雕作品,在当前这样玉石资源如此稀缺的环境下,如果只求抄袭,不去创作,那么,这些近乎雷同的玉雕作品,简直浪费资源,亦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要想我们的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底蘊去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就业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玉雕行业丧失兴趣。建议由政府引导,行业协会配合,通过协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引领玉器行业的文化价值。为年轻的玉雕师们提供专门的玉雕专业学习课程,弥补教育制度的缺失,提升玉雕师们的文化水平和技艺水平。举办更多的玉文化展览推广,提升本地玉器行业的品牌和文化价值。
玉雕行业要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源源不断的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玉雕人才。消费者随着对玉器知识越来越多的了解,其眼光和追求也不断提升。因此玉雕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更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在技艺与文化双方面都对作品进行升级,才能受到市场的追捧。
随着玉器行业的发展,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之中,创造了璀璨的玉文化。中国古代对于玉器的重视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就是因为这种对玉器的挚爱,催生了我国玉雕行业的蓬勃发展。在一代一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能工巧匠不断继承和发扬玉雕技艺,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因此,不断培育全新的玉雕人才,才能让技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时也是对中国灿烂的玉器文化的良好传承。
参考文献:
[1]郝维城.玉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王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