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砚雕艺术的历史和传承发展

砚雕艺术的历史和传承发展

 

黄宙志

 

【摘要】在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历史中,雕刻艺术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砚雕艺术也是雕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砚的取材、制形到雕刻,都特别讲究技术,不同地方的砚雕艺术有着各自的特点,雕刻工艺也是多不胜数,为中国传统艺术文明増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砚雕艺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文房四宝”,和纸、笔、墨共同承担起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天然砚石的天然的概况

砚石因其具有巧妙、独特的特点,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带来了非同凡响的艺术享受更何况中国天然砚石的砚雕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直以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更甚者对其百般迷恋。天然砚石的鉴赏标准一是其实用价值,这就取决于天然石料的质量;其次就是砚石的艺术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雕艺术。

二、砚雕文化的艺术派别

在明清时期,砚雕艺术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人们主要推崇工艺艺术砚,成为了当时砚文化的主流。石砚在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砚合雕刻艺术中也诞生了很多人,砚石艺术也有很多流派。砚雕艺术的发展与弘扬砚雕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石雕技艺,蒙于史前,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卓于宋元,弘扬于明,精繁于清,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沉,涌现了许多卓越非凡的作品。砚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具,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传承的深远意义。

三、历代经典名砚

的起源被认为是从研磨谷物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步加以改进而成为研磨的器具,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双格研磨盘”与现在常见的砚如出一辙,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最原始的石砚,也是最早的绘画砚之一。到了秦汉时期,砚合初步显示美化趋势,开始有不同的形状、有刻花、有作兽足等,纹饰主要受到当时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研(砚)已基本完成了研向砚的转变。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完善,天下文人墨客对砚台的需求大大增加,端砚和歙砚问世在此期间问世,制砚的工艺也同时有了长足的进步。石砚的造型由原始单纯的圆形三足式发展成圏足多足以及极具时代特征的箕形砚等。砚的形状已经雕刻在盛唐时期凸显出大唐盛世的时代特点,与当时的时代风尚完美结合,使得箕形砚成为砚史上的典范与丰碑。宋代文化学术高度发达,文人墨客对文具的实用性和审美要求相对提高,不在停留在实用性,书写之余,鉴赏和收藏名砚俨然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的一大追求。除了注重石质外,还对矾的造型、雕刻和图案布局更为讲究,砚雕艺术在宋代得到了更深刻的发展。明清时期的砚雕趋于成熟,雕刻技术日趋精湛,可利用的石材越来越多,使得当时的砚台的艺术鉴赏价值远远超过其实用价值。清朝的砚被视为中国砚史上的巅峰之作,从取材到造型、纹饰、雕琢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砚史高峰,把砚雕文化发展到极致,直至今天也无法超越。

四、砚雕艺术的传承不仅是砚雕技艺人需要肩负的责任,砚雕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作或者是一个谋生技艺,更多的是它传承着我们数干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的发展长河来看,砚经历了从研到砚的历史发展,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个飞跃。

一方好砚的制成,光是制前的准备就非常繁琐,首先选好石材,定好的砚的比例,其次设计主题,设计纹饰,尺寸的丈量和计算以及工艺图的设计等等,都是一个艺术品的诞生的前奏,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才不会浪费每一块上好的石材。砚雕的工艺并不是单纯的雕刻,是一种有内涵的艺术创作,每一个纹饰都表达着其特定的意义,除了要求精湛的雕刻技艺,同时也要满足文化内涵的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探索,从典籍中获取营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扩宽思路,理解砚雕上纹饰的内涵,而不是单纯觉得工艺精湛,做工精美感叹一番就可以了。

五、砚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石雕艺术品,在中华数千年的砚史上,承载着更多的是文化,见证着炎黄子孙的文化变更的历史,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时至今日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我们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把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作为端砚的发源地广东省肇庆市,近年来取得了“中国砚都”的美誉,彰显出端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地位。

六、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砚雕文化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重辉煌。

 

参考文献:

 

[1] 韩天衡.见尘砚雕艺术教科文汇.2010(06)[2]王祖伟.砚雕发展的若干问题,州社会科学.2009(10)[3刘明学.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神州

 

 

指导专家姓名:黄炳强

 

 


版权所有: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电话: 0758-2226221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一路东禺村口东禺开发区6号二楼 粤ICP备2021078803号